图片
文 / 子玉一般来说,人们所理解的顺势而为就是对风口的敏锐捕捉,然后果断抓住时代的红利,借助风的顺势助力自己实现财富的正向增长。但其实,不是每个人的基因都能和这股风融合产生顺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的顺势而为其实是找到自己的擅长之处然后以自身优势来参与市场竞争。说白了就是,要本分。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秦二世元年(前209)的九月份,刘邦也响应了陈胜的张楚政权于沛县起兵,然后经过沛公到砀郡长到汉王再到汉高帝的不断迭代升级最终建立了大汉帝国。
没有秦朝末年群雄逐鹿这股风,刘邦一辈子可能都会在泗水亭长的位置上蹉跎人生,是实打实地吃了秦末这股顺风的红利。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踩这股风,秦朝末年,项梁叔侄、田儋兄弟、楚怀王熊心、魏豹兄弟、武臣、韩广等人都是主演,但经过残酷的洗牌最终只有刘邦笑到了最后。
用韩信谋士蒯通的话来说就是:“秦之纲绝而维驰,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历史上任何一次王朝更迭都会吸引无数豪杰入局争夺天下,但百分之九十九的参赛选手都会被无情淘汰。这中间就存在一个个人适不适合入局的问题,如果你不适合烹饪天下,那么入局这场游戏就是灾难。
就像商业市场,每隔几年都会有个所谓的风口出来,但这个风口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入局,能够熟悉游戏规则且自身素质也适合入局的人肯定会借助风的顺势实现财富的正向增长,但糊里糊涂入局的人一定会被强大的风能裹挟着迅速烧光多年的积累。
风口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将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打回原形。仔细观察,我们身边有太多去踩风口结果栽了跟头的人。
相反,张良却是绝对的人间清醒。相比大多数人,张良更具参赛的优势,他贵族的身份、广泛的人脉资源、雄厚的财力、高维的智慧,这些都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取得别人不可能取得的成绩。
但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张良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自己只适合成为姜尚、周公那种辅佐王者的角色,于是果断选择成为沛公刘邦的谋士,最终是名利双收。
想想,如果张良将人生目标设为成为“王”,和项梁一样要亲自创业,那么路的尽头很可能就是深渊。
复盘张良的人生,他确实也踩中了风口,但他更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对自己在这股风中的角色定位有清醒的认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张良是同时踩中了两个风口:乱世的风口;顺势而为将自己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
图片
厉害人的都将自己研究明白了图源/剧照
人呀,能看清时代的风口是好事,但能看清自己能力的边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更重要,这样才能保证这股风对自己来说是顺风。
这里引用一下查理芒格的名言:“你得知道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你要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这样你会是一个更安全的思考者和投资者。”
对于芒格这样的人来说,他能看到的风口更多,但他和巴菲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只投自己看得懂的公司,不懂哪怕人家再挣钱也坚决不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始终站在干岸上。
再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都熟悉,巴菲特就说了一句非常清醒的话:“你只需要对很少的事情有观点。”
一定要聚焦能量,将自己的优势转化成顺风,然后顺势而为,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行文至此,笔者又想起了一个故事,说是有高管曾经给段永平提过建议:“我们每年花费那么多的广告费,为什么就不能自己成立广告公司呢,如此,我们不仅可以节约一大笔费用,还能有广告上的增项收入。”
当时,段永平的回答是:“如果你的逻辑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应该是可口可乐广告公司。”
说实话,当时听了这个故事真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在当时来说,广告确实是风口行业,且段永平也有足够的财力进入这个市场,但他为什么就坚决不切入呢,原因就是,他不懂,他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诚实。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向深水区纵深,浅尝辄止永远也不可能有所收获。所以,一个风口对部分人来说可能是顺风,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是逆风。
用段永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本分,一直是他坚持的原则,他一直都在适合自己的区域内游泳。说白了就是,你只需解答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题目。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你得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然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玩游戏。”
许多人总是通过热点、头条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寻找风口,岂知,风本质上是可以造的,那就是自己身上的优势。
这一点,韩信就做得非常好。韩信在史书中的出场是非常尴尬的,太史公记载:“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早年的韩信是非常穷困的,既不能被推选为官吏,又不懂做生意,可能更不懂种庄稼这件事。完全没有谋生能力。
图片
早期的韩信眼里没有光图源/剧照
但可贵的是,韩信虽然贫,但是却并不穷,他敏感地捕捉到了自己的优势点,然后主动造势,猛学兵法,且根本不在乎世人对自己的看法。
和张良一样,韩信也是踩中了两股风:时代的风,秦末的乱世;个人优势的风,对兵法足够敏感也在这个领域修成正果。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顺势而为。
而且这个人还特本分,即使在掌控三十万精锐且爵封齐王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想着背叛刘邦单干,建立属于自己的帝业。对于谋士蒯通劝他背叛刘邦的建议,韩信以刘邦对自己有恩不能背叛为由拒绝了。
笔者分析,这只是韩信的托词,韩信拒绝蒯通的真正原因是:一,他背叛刘邦存在技术难度,手下有刘邦监视、制衡自己的大将,如灌婴和曹参;二是,刘邦总是频繁给他的部队进行换血,韩信和其将士之间的粘合力并不强,他们在军事上听韩信,不一定在政治上就会跟着他走;三是,韩信明白自己能力的边界,认为,封侯拜将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如今已经爵封齐王了,再往前走就是悬崖了。
实事求是地说,背叛刘邦建立帝业对韩信来说确实是风口,但韩信却果断地避开了这股风,原因就是,他觉得这股风不适合自己,如果借力的话,很可能会摔得粉身碎骨。
确实是人间清醒。
所以,这世间真正的顺势而为其实是个体行为和自身优势的重合,这才是顺势,本质来说,这就是主动造风的过程。
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其实有很多:司马迁,那是西汉的世家,但他却没有选择向政治高位冲锋,而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写史领域,最终成为了史圣;徐霞客家境优渥,但他却没有死磕科举而选择成为一名旅行家,最终名留青史...
无论对于司马迁还是徐霞客来说,原生家庭的实力都是他们成就事业的顺风,但他们却对这股风视而不见,最终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顺势而为。
说白了就是,扬长避短,做自己擅长做的事。
但很多人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以笔者为例,短视频兴起时,笔者也觉得这是个风口,于是就果断入局,但是却怎么都做不起来。经过深度思考,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逻辑:
短视频确实是风口,但却并不适合自己,因为,自己是以短板参与市场竞争,永远也不可能追上那些擅长短视频创作的人。
本质来说,这就是一场龟兔赛跑,自己是乌龟,别人是兔子,就算兔子打盹乌龟也不可能追上兔子。
但短视频也只是知识、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其内核是不变的,图文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图文的逻辑性还更强呢。
也就是说,知识、思想的表达其载体有多种方式,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出方式。
想明白了这一点,笔者就将所有精力都聚焦到图文领域,不断打磨自己的写作水平,堆砌自己的知识积累,将写作刻意训练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本能,效果反而是越来越好。
人呀,总是在追求变的东西,其实根本的东西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所以,乌龟呢,他就不应该选择和兔子赛跑,因为,他们不是同一级别的选手。但如果换个赛道比的话,那么胜利的肯定就是乌龟,就是,乌龟和兔子比寿命,赢的一定是乌龟。
只是乌龟可能永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对标我们的现实生活,龟兔赛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人都是以自己的短板来参与市场竞争,而从来没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然后将自身优势转化成一股顺风。
也许,在矛盾中生存就是真实的人生吧。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因为自己这两天猛然对顺势而为有了新的理解,于是就将零散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那个人。”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元朝之亡,大体如此/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